高溫特報!!大台北地區近日來最高溫來到38℃,連續三天超過38度的高溫,不但刷新了氣象局設站120年來的紀錄,甚至還傳出有病患在太陽下曝曬後嚴重中暑,兩天後不幸身亡。這樣的天氣只要稍稍在外頭待個十分鐘,即使什麼都不做,就已經讓人滿面通紅,一身大汗。讓人不禁想馬上躲回冷氣房,翹起腳大看權力遊戲。
身為權力遊戲的粉絲,肯定對龍母丹妮莉絲和她的龍毫不陌生,龍焰所向披靡,沒有丹妮伊斯的血脈護體,凡人只能被高熱下哀嚎。在現實世界中也是如此,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酷暑來臨時幸運地待在冷氣房;東奔西跑的業務,送信的郵差,修馬路的工人,街頭叫賣的小販,以及抓緊時間練習精進的運動員每每都得暴露在烈日之下,隨著日曬時間的增長,人人都有可能會經驗到熱所帶來的不適。
勞動、運動與熱常常是分不開的,尤其是某些運動項目更是無法避免長時間在高熱環境下活動,由於人的核心體溫只要高於41℃就無法持久生存,高於45℃人體的蛋白就會產生質變,也因此在如此炎熱的夏天,我們必要更加了解如何避免以及處理在熱環境中運動可能帶來的相關疾患。
傳統上我們把熱疾患依照輕重以及熱傷害的程度分成熱痙攣(heat cramp)、熱衰竭(heat exhaustion)/熱暈厥(heat syncope)以及最嚴重的熱中暑(heat stroke),然而隨著運動型熱疾患究的深入,運動醫學領域了解到雖然熱會加速某些症狀發生的進程,但並非造成症狀的主要原因,而這樣觀念的轉變也逐漸落實在專有名詞的使用上。
理論上,由於真正和熱直接相關的狀況為熱中暑,在熱環境運動(或體力勞動)最常遇見的三大狀況已經逐漸趨向使用運動痙攣、運動虛脫以及熱中暑這樣的稱呼來取代上述以熱為前導的名詞。在開始談在熱天運動的三大狀況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在運動時身體上的熱能到底是怎麼流轉的。
熱能的傳遞包含了傳導、對流、輻射或蒸散等四種方式。人體在運動時獲得熱能的來源可以大致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內源性的熱包含了肌肉活動和代謝,在運動時能量從ATP被轉換成機械性的動能,然而其中僅有四分之一的能量被轉換成動能,剩下來的四分之三則成了多餘的熱。而外源性的熱則是從高於體溫的環境如太陽輻射和氣溫傳到人體。
在運動後休息時,只要環境的溫度低於體溫,那麼熱能就會藉由傳導移至皮膚,再藉傳導或輻射回到環境來達到熱平衡。而當運動員開始運動,身體就會開始製造更多的熱能,流汗就被當成蒸散這些熱能的方式,而當環境的溫度高於體溫時,流汗就成了調節體溫的主要方式。然而,流汗的散熱效率相當程度的取決於環境的濕度,乾燥的空氣有助於汗水的蒸散,相對來說,濕黏的環境則會限制汗水蒸散的速度,進而影響到人體散熱的速度,也就是說對於運動的人而言高熱高濕的環境是相對危險,只要空氣濕度高,環境溫度大於33℃,即使只是短程6公里的跑步,核心體溫也會持續升高。
幸好,我們可愛的腦部提供了最後一道防線給在濕熱環境運動的我們,腦部能夠接收從全身上下各處感受器傳回來的感覺,包含了對周遭環境的感知以及身上儲存的熱量多寡。我們可以想像,當我們的身體一但開始運動,我們腦袋的控制器就會自動開始計算,接觸到的環境、熱能累積的速度以及運動時間的長短都成為計算的變數,依靠這些變數,腦部的控制器會開始控制該動用肌肉中的多少部分以確保熱能的產生不會過量,同時間,腦袋的控制器也會調控我們對身體不適的感知,以確保我們在體溫過高之前就會覺得累。
這些對於運動和熱的反應若在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我們會把它當成運動的自然反應;但若這些不適超過我們可以接受的程度甚至造成體溫大幅上升,那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各種運動型熱疾患囉。